【独家焦点】光绪为何不除掉慈禧,自己独揽大权?专家:3个原因让他动不了手

2023-02-04 12:05:17 来源:树人谈史

近代历史上,慈禧和光绪可以说是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对历史的走向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在常人的印象当中,光绪虽然年轻,想要作为一场,却被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给狠狠钳制,最终成为了傀儡,这难免让人好奇,光绪为何不杀掉慈禧,自己掌管大权呢?实际上,根据专家对晚清史料的总结,有三个原因,让光绪无法动手。不妨来好好看看。

第一个,身份血统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绪帝载湉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一大半是因为慈禧的功劳,1874年,随着同治帝去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子女,咸丰一脉也因此绝嗣,一场内阁会议很快在朝廷当中召开,其中军机大臣提议立同治皇帝之后为嗣,提到了溥侃等人选,然而正是在慈禧一派的坚持下,认为“溥字辈无当立者”,这才将道光帝之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作为皇帝。

慈禧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光绪帝的生母,同时还是慈禧的同胞妹妹,算是亲上加亲。两人几乎等同于母子关系。

历史上犯上作乱者,基本上不会留下好的名声,更何况光绪是慈禧一手提拔上皇位的,他要是除掉太后,自己也会背负一个不忠不义的骂名。

第二个:权力上

从1884年开始,慈禧发动了甲申易枢,将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部罢免,权力也就彻底收于西宫,在醇亲王奕譞以及汉臣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的帮助下,慈禧始终是权力在手,光绪身边却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势力。更不可能对慈禧的实权造成实际上的威胁。

另外一点在于,宫廷的政变,实际上还有可能受到洋人的干涉,正如外国干涉慈禧打算废除光绪欲立大阿哥一般,后者的统治地位,其实也是19世纪洋人在华利益的保证。

第三个:可能导致的结果

相信光绪也知道,除掉慈禧意味着什么,晚清的局面,可以说都是在这个女人的主导下,才能够勉强维持,经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以及捻军动乱后,清廷已经岌岌可危,包括启用汉人官僚,创造同治中兴,慈禧可以说是势力交接的纽带,如果除掉她天下恐怕会大乱。

实际上,慈禧尽管拥有实权,但她执行一家之言,还是在戊戌政变之后,之前无论是对17岁的同治帝,又或者光绪,其实都是一种半放手的状态,因此两位君主在此前多少还是有些权力的。

如果没有慈禧的点头默许,从洋务运动再到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就不可能顺利展开,光绪执政期间的一些手段,却也让人大跌眼镜。

例如在甲午战争期间,光绪极力主战,然而以光绪老师为首的清流派(帝党)却和李鸿章等洋务派关系急剧恶化,导致大敌当前,朝堂之中却依然内讧不断,朝鲜战场到丰岛海战,当北洋水师和淮军胜少负多时,帝党趁机大肆抨击,光绪在不了解战局的情况下却贸然指挥,下令要求“北洋要隘,大沽门户,海军各舰应在此往来梭巡,严防死守,不得远离”,直接导致还在渤海外围巡防的北洋水师被锁死在了渤海湾内。

与此同时,光绪一派的言官,还纷纷要求对战场上的将士治罪,甚至捏造出李鸿章之子要当日本天皇上门女婿的谣言,导致前线人心惶惶。

而在戊戌变法当中,康有为等人,竟然还上书要求将边塞偏远之地,卖给英俄等国作为变法之资,要求日本伊藤博文入主内阁,主持财政工作,这些荒唐的言行被光绪采纳的话,恐怕后果难以想象,这也就是为何光绪在朝中少有支持者,大部分文武都站在慈禧那一边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光绪本人并没有下过任何要暗杀慈禧的命令,然而在变法末期,不甘心阻挠慈禧的维新派却主动找到袁世凯,请求帮助刺杀荣禄和慈禧,也造成了两者彻底决裂。

关键词: 北洋水师 可以说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