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田东坡)“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雄安新区税务部门立足新区发展大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好新出台的便民办税缴费举措,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增添“税动力”。
资金活水引来创新激流
自设立起就镌刻着“智慧基因”的雄安新区,正在加速建设数字化城市。2022年11月,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城市大脑”让未来之城更“智慧”。
(相关资料图)
该中心是国内首创的景观化隐蔽式城市计算中心,也是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运行服务系统的重要载体。它与块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以及CIM平台,共同构成雄安新区智慧城市中枢的“一中心四平台”。截至目前,该中心项目的建设单位——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已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共计2600多万元。“这一大笔退税款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对加快推动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灿强说。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关村首批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12家企业之一,也是首家总部落户雄安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这是一次智慧的相遇。”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市场经理张会说,公司拥有指纹、人脸、虹膜、指静脉等身份识别技术,与雄安新区发展定位——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度契合。
入驻4年来,该公司先后承担了雄安新区首个生物识别示范项目、园区智能安防、校园智慧化、智慧征迁以及智能防疫等重要项目,实现了30余项智能化场景落地。公司财务负责人说:“2019年—2022年,公司累计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1483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353万元,税惠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活力。”
精细服务护航项目建设
1月28日,雄安新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项目共43个,总投资416亿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能城市等方面。
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容西安置区项目二期正在加快施工,项目承载着保障征迁安置、服务周边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功能,建成后将成为新区百姓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在承建安置房项目过程中,新区税务部门给予企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及全面细致的纳税服务。”公司财务负责人高婕表示,新区税务局对该项目进行全流程、全周期的追踪管理,针对我们在税收政策了解不够透彻、掌握不够全面的问题,税务人员主动上门进行系统辅导,为该项目打造税收政策“加油站”,面对面的精细化辅导帮助我们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与此同时,为有效解决新区参建企业异地缴税难、手续烦琐等问题,河北省税务局在雄安新区试点运行跨省异地电子缴税。当前,在全国各地,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进入跨省异地电子缴税模块,点击申报—缴税—打印凭证,不到5分钟,就能办好跨区域涉税业务。据统计,自2021年7月1日雄安新区率先试点到2022年底,雄安新区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三方协议签约201户、银行端查询缴税889户,共计扣税50899笔,合计金额6.94亿元,极大简化了跨区域经营企业缴税流程,提高了税款入库效率,让异地经营纳税人缴税不再难。
试点创新服务新区大局
随着雄安智慧建设加快布局,雄安纳税服务不断升级。走进雄安新区5G智慧办税服务厅,满眼都是科技感。“从环境到设备,都十分‘高大上’。”河北雄安智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邢磊说,“智慧办税服务厅办理纳税业务,比在人工窗口省事多了,不用排队,便利高效。”
目前,雄安新区有200余项涉税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100%的涉税项目实现全区通办,跨区域经营建筑业报验登记和预缴税款业务网上办理率达80%以上。
依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最新成果,雄安新区税务部门积极融入智能化城市建设当中,除5G智慧办税外,在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两免即办、数字人民币缴税等工作上先行先试,取得了积极成效。
雄安新区居民何女士在雄安新区税务局办理容东安置区住房相关业务,申报享受减征契税政策时,忘记带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她以为需要办理书面承诺手续,没想到只要提供相关信息即可,省时省力。这得益于河北省税务局在雄安新区试点推行免证明、免承诺的“两免”即办业务。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数字人民币缴税业务已全面展开。2021年11月19日,河北省首笔数字人民币“财税库银T+0模式”缴税入库业务在雄安新区办理完成。2021年12月6日,全省首笔数字人民币网点缴税业务在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完成。2022年10月,雄安实现数字人民币缴纳社保费服务。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雄安新区税务局在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上走在前面,拓展了税费缴纳渠道。
关键词: